焚书的理由,在管仲和韩非子的著作里早就有详细的阐述,这是法家向来的主张。秦王朝此时没有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也没有明白天下的安定在于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特別是文字的统一把整个中华民族联系在了一起,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1、北扫匈奴,南平百越,大秦王朝是如何开疆拓土的?
战国时代随着秦国的统一六国而宣告结束,秦国统一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虽然秦王朝只存在了极短的时间,但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驰道和开疆扩土等一系列行为不但加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更为之后国家的完整统一做出了贡献。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就算完成了人生目标了吗?显然并不是,
始皇帝在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对外用兵的脚步。南平百越--开疆扩土收复岭南秦始皇派大将军屠睢率50万秦军进攻百越地区,起兵初期,由于山高路险,军粮运输困难和百越地区群众的顽强抵抗使得秦军3年未能取胜。之后秦军开凿灵渠,才缓解了了军粮运输的大难题,之后的秦军得以大破百越,虽然秦军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了百越,但百越军队没有妥协,而是通过游击战频频对抗秦军,
好在之后的秦军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策最终击溃了百越部落的反抗力量,使得百越部落正式被纳入了秦朝的版图。北筑长城--驱逐匈奴稳定北方公元前215年,始皇巡视北方边境,因燕地方士卢生进献图书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回到咸阳后,便派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人匈奴,蒙恬率三十万大军经陇西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区。
与此同时秦军也向河套南部地区发起进攻,在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之后,由于蒙恬的指挥有方,使得匈奴人被秦军打怕了。我们知道匈奴是游牧民族,牲畜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匈奴人有着十分强大的骑兵部队,他们经常来如影,去如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始皇帝亲自下令召集民夫将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这条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2、秦朝是怎样的一个王朝?
“曾经有一座锦绣的江山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去珍惜,当我失去它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这个皇朝说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公元前210年的嬴政如是说,十一年前,38岁的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华夏。秦国历代先王五百多年的渴望和期盼,到此告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王者之号为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废除谥法,后代以数字计世次。名号已定,然后就要废分封,制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个郡都设置守、尉、监三种官职,为了防止天下人起事,秦始皇又收缴天下的兵器,汇集到都城咸阳以后全部销融掉,铸造成钟鐻和十二个铜人。
秦始皇登上雄伟的咸阳宫,傲视群臣,仆射周青臣大声恭维皇帝的丰功伟绩。博士淳于越站出来说周青臣是当面献媚,并说郡县制不如分封制,秦始皇询问丞相李斯,李斯认为淳于越以古非今,儒生的这种不正之风万万不可任其滋长。于是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的理由,在管仲和韩非子的著作里早就有详细的阐述,这是法家向来的主张。
秦始皇和李斯此时只不过是具体付诸实施而已,焚书是赤裸裸的愚民政策,其目的无非是剥夺百姓的知识,禁锢人民的思想。使他们无力反抗,才能保证秦朝江山万世一系,至于坑儒,则是由另外的事情所引发。坑儒的起因是由于秦始皇笃信神仙之术,招揽了一帮方士为他烧丹炼药、出海求仙,后来方士卢生和侯生私下议论诋毁秦始皇。秦始皇大怒,说:“吾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
悉召文学、方士,欲以致太平,求仙药。如今毫无效验,反而诽谤朕,”于是就派御史去调查审问,儒生们互相检举揭发,最后有四百六十多人被坑杀,坑儒虽然暴虐,但是和压制学术思想的关系不大。秦始皇在位时期,天下刚刚统一,六国的贵族和遗民还在蠢蠢欲动,秦王朝此时没有治理大一统国家的经验,也没有明白天下的安定在于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标签: 大秦王朝的手游攻略 大秦 王朝 手游 开疆拓土 攻略